氮氣(N?)是空氣中含量最豐富的氣體,也是一種在工業、農業、醫療及科研領域具有廣泛應用的惰性氣體。

-
狀態:常溫常壓下為無色、無味、無毒的氣體,-195.8℃時液化成無色液體,-210℃時凝固為雪狀固體。
-
密度:1.251 g/L(標準狀況下),略小于空氣(1.293 g/L)。
-
溶解性:難溶于水(20℃時 100mL 水僅溶解 0.015mL 氮氣),易溶于液態金屬(如鐵、銅)。
-
惰性:常溫下化學性質極不活潑,不易與其他物質反應(因 N≡N 三鍵鍵能高,需高溫、高壓或催化劑條件才能斷裂)。
-
高溫反應:
-
與氫氣在高溫高壓、催化劑下合成氨(N? + 3H? ? 2NH?),是氮肥工業的基礎。
-
與氧氣在放電或高溫下生成一氧化氮(N? + O? ? 2NO),是大氣中氮氧化物的來源之一。
-
與活潑金屬(如鎂)反應生成氮化物(3Mg + N? ═點燃═ Mg?N?)。
-
空分法(主流):
-
空氣經壓縮、冷卻至液化(-196℃以下);
-
利用氮氣(沸點 - 195.8℃)與氧氣(沸點 - 183℃)的沸點差異,通過分餾塔蒸餾分離,得到純度 99% 以上的氮氣。
-
變壓吸附法(PSA):
利用分子篩對氮氣和氧氣的吸附能力差異,在加壓時吸附氧氣,減壓時釋放氮氣,適用于中小規模制氮(純度 95%~99%)。
-
加熱亞硝酸銨溶液:NH?NO? ═△═ N?↑ + 2H?O(需嚴格控制溫度,避免爆炸)。
-
氯化銨與亞硝酸鈉反應:NH?Cl + NaNO? ═△═ NaCl + N?↑ + 2H?O,生成的氮氣需干燥后收集。
-
保護氣:
-
金屬焊接(如氬弧焊中混入氮氣)、熱處理時隔絕氧氣,防止金屬氧化。
-
化工生產中保護易燃物質(如苯乙烯儲存),避免爆炸。
-
食品包裝:薯片、餅干等膨化食品充氮包裝,延長保質期(隔絕氧氣防氧化、抑制微生物生長)。
-
冷凍與吹掃:
-
液氮(液態氮氣)作制冷劑,用于速凍食品(如三文魚超低溫冷凍)、醫療冷凍保存(如細胞、疫苗)。
-
電子工業中吹掃電路板灰塵,或清洗精密儀器(利用液氮低溫收縮污垢)。
-
氮肥生產:通過哈伯法合成氨,再制成尿素、硝酸銨等化肥(全球 80% 的氮氣用于氮肥生產)。
-
醫藥合成:作為惰性氣體參與藥物中間體合成,避免原料與氧氣反應變質。
-
醫療應用:
-
液氮冷凍療法:治療疣、皮膚癌等(低溫使病變細胞壞死)。
-
核磁共振成像(MRI):冷卻超導磁體,維持低溫超導狀態。
-
科研用途:
-
低溫物理實驗:研究材料在低溫下的特性(如超導現象)。
-
氣相色譜分析:作為載氣,分離和檢測混合氣體成分。
-
汽車輪胎:填充氮氣(干燥、穩定),減少爆胎風險(因熱膨脹系數低)。
-
啤酒釀造:桶裝啤酒用氮氣加壓,避免二氧化碳影響口感(氮氣不溶于啤酒)。
-
航空航天:火箭燃料系統中用氮氣吹掃,防止殘留燃料爆炸;飛機輪胎充氮防爆。
-
窒息風險:氮氣本身無毒,但在密閉空間中濃度過高會排擠氧氣(當氧含量<19.5% 時可導致窒息),如地窖、反應釜檢修時需先通風。
-
低溫凍傷:液氮溫度低(-196℃),直接接觸皮膚會導致嚴重凍傷,需佩戴防寒手套和護目鏡。
-
壓力爆炸:液態氮氣化后體積膨脹約 700 倍,若儲存容器密封或受熱,可能因壓力驟升爆炸。
-
氣態氮氣:存放于鋼瓶中,遠離火源、熱源,避免陽光直射,鋼瓶需固定以防傾倒。
-
液態氮氣:儲存于真空絕熱容器(杜瓦瓶)中,定期檢查容器壓力,運輸時避免碰撞。
氣體類型
|
氮氣(N?)
|
氬氣(Ar)
|
二氧化碳(CO?)
|
化學活性
|
極不活潑(需高溫反應)
|
惰性(稀有氣體,幾乎不反應)
|
較活潑(與水、堿反應)
|
沸點
|
-195.8℃
|
-185.7℃
|
-78.5℃(升華)
|
主要應用
|
保護氣、氮肥、冷凍
|
焊接保護氣、照明(氖氬燈)
|
滅火、制冷、碳酸飲料
|
安全性
|
窒息風險(高濃度)
|
窒息風險(同氮氣)
|
窒息風險、溫室效應
|
-
生態循環:氮氣是地球大氣的主要成分(78%),通過固氮作用(生物固氮、工業固氮)進入生態系統,參與蛋白質合成,通過反硝化作用返回大氣。
-
環境問題:工業固氮過量使用氮肥會導致土壤板結、水體富營養化(如藍藻爆發),需合理控制氮肥施用。
氮氣憑借其惰性、易獲取和低成本的特性,成為現代工業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氣體。從食品保鮮到醫療冷凍,從化工生產到航空航天,其應用覆蓋多個領域。使用時需重視窒息和低溫風險,確保安全操作,同時在農業領域合理利用以減少環境負擔。